被质疑财务造假的三安光电16日跌停,当日晚间公司发布澄清公告称,控股股东三安集团的贸易业务周期较长,主要采用预付款,与公司业务无关联,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。尽管发布澄清公告,但该股17日开盘依然大跌8%,随后有所回升,截至收盘,跌近4%,成交量明显放大。最近两日的下跌使得公司市值损失约63亿元,重仓的机构损失惨重。
澄清非财务造假
近日,有媒体发布文章称,在三安光电554.31亿总资产仅有71.2亿元净资产的情况下,三安集团对外的预付账款却高达86亿元,而这些预付款的流向存疑。
公开数据显示,三安集团对厦门亿亨特贸易有限公司、泉州锐取商贸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的预付账款余额总计39.34亿元,占2018年3月末预付款的45.56%。上述公司不乏小规模纳税人。
记者从机构人士处获悉,三安光电当日午间紧急召开电话会议,原董事长林秀成、现任董事长林志强以及董秘李雪炭均有出席,就相关财务造假问题进行了回应。林志强在电话会议中表示,公司采用预付款的形式,是为了做大每年的贸易规模,以预付款的方式有利于公司锁定产品价格,获取更好的差价利润。由于贸易的毛利率比较低,每年提供利润只有几千万的利润,并不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,此举仅仅是为了做大公司的营收规模。
公司当日晚间发布澄清公告称,经向三安集团核实,控股股东三安集团业务包含了贸易业务,主要贸易品种为阴极铜、电解铜、钢材、焦炭等,贸易业务销售规模较大。目前,贸易业务周期较长,主要采用预付款等方式锁定价格,故三安集团的预付款金额较大。
公告显示,截至去年三季度末,公司实现销售收入约63.93亿元,净利润约25.94亿元,预付款金额约7.02亿元,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约3.29%,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29.55亿元。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发生的关联交易金额很小,主要为办公租赁、员工食堂等事项。
三安光电称,上述贸易业务为三安集团正常业务,与公司业务无关联,三安集团业务开展预付款不会影响到公司正常生产经营。目前公司现金流正常,管理团队稳定,生产经营一切正常。
机构损失惨重
受利空传闻冲击,三安光电16日低开低走,放量跌停,创出两年新低。
尽管公司澄清,但市场并未买账。该股17日开盘大跌近8%,收盘仍重挫近4%。
三安光电在历史上曾经是大牛股,从2008年初至2018年初,公司股票累计大涨超过30倍。
然而,最近两日的大跌无疑令机构损失惨重。去年三季报显示,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可谓是机构云集:第二大流通股东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,持股4.61亿股,第四大流通股东为国家队中证金,持股9368万股。此外,北上资金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8596万股,兴全合宜灵活、兴全趋势投资分别持股7824万股和5788万股,社保108组合、中央汇金分别持股4800万股和4723万股。
数据显示,大股东三安电子累计质押占其持股比例86.61%,引发市场对于其质押平仓的担忧。对此,公司表示,控股股东正在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,以降低股票质押率,改善报表结构,不会出现流动性风险。
记者注意到,近期已有机构唱空三安光电。去年底,中金公司研报指出,从三季度业绩来看,三安光电的存货和存货周转天数分别达到26亿元和189天。未来如果需求如果没有大回升,公司可能面临存货减值导致利润下降等问题。
花旗集团17日也将三安光电的目标价从24元降至12元,并将2018年~2020年每股盈利预估调降5%~32%,理由是需求疲软。
不过,也有机构依然力挺公司。申万宏源研报表示,近期股价大幅回调,长期看好三安光电作为光电龙头、化合物半导体领军公司的价值,维持公司2018/2019/2020归母净利润预测值37.62亿/48.88亿/55.66亿不变,维持“买入”评级。(陈燕青)